今年“两会”上官员纵声高唱“幸福歌”,媒体记者却关心一个多年未曾解决的老话题,即公务员财产申报立法。在全国政协第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记者就此提问,
但新闻发言人赵启正却回答说,中国的公务员数量庞大,更兼财产包括收入、房产、投资等等,还要报告家属情况,即配偶和子女是否侨居国外等,项目很多,要一
步一步推动。
众多网友对赵的回答很不满意,纷纷在网上留言,希望给出具体步骤及时间表。但我认为,在中国目前的制度环境中,加之中东北非国家清算前国家元首海外资产的示范效应,官员们公布财产一事的最大阻力,其实来自于执政集团自身。
官越大越不怕公开财产的真实原因
2月24日,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发布《法治蓝皮书:中国法治发展报告(2011)》,指出公众希望公开官员财产,但有两点值得注意:
第
一,不同官阶的官员,对财产公开的态度略有差异,级别较高者的认同度更高。在接受调查的省部级官员中,85.7%认为应当公开公职人员财产,认为不应当的
只有7.1%。而在地厅及司局级官员中,认为应当和不应当公开财产的比例分别是91.3%、8.7%。在县处级、科级、科级以下官员中,认为应当公开官员
财产的比例分别是75.2%、71.5%和64.4%,认为不应当公开的比例则分别为17.3%、20.4%和24.5%。
这一点与中国公众的常识不符。因为中国人普遍认为官越大权越重,腐败的机会越多,高干子弟的财富神话亦证明了这种猜想有事实基础。因此许多人不太明白为何官越大越不怕公开财产,认为是社科院这份法治蓝皮书做假。我在电台的Calling节目里就遇到观众这样提问。
这里有两点需要解释。首先,中国确实是官越大,腐败的机会越多。这一点与国外对中印俄三国的腐败模式研究相符。
反
腐专家瑞吉是美国Trace
International的创始人和总裁。她曾将印度、中国与俄国的腐败模式做过比较,认为印度的腐败是金字塔型,主要由最基层的大量小额钱款往来构
成,但高级别的政府官员不太愿意收受贿赂,部分官员在官僚系统里往上爬的时候已经“金盆洗手”。俄罗斯的腐败是一个巨大的矩型,从最基层一直到最高层,其
腐败程度没有任何区别,并且都伴随着威胁与恐惧。中国则是倒金字塔型,级别越高,捞钱越多。瑞吉举例说,在印度,如果一家公司在投标过程中遇上官员索贿,
那么他们有时可以(肯定不是总能)找到索贿者的某个痛恨贿赂的上级,让他来干预。而在中国,更高级别官员的索贿金额只多不少。
上述研究结
果与中国实际状况大致相符。为什么说是大致?这就牵涉到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权力变现问题。高阶官员权虽重,但在中国的体制中,有时候与具体分管某项业务的下
级官员相比,捞钱反而不如下级多。比如因高铁案倒台的刘志军虽然贵为铁道部长,他与其部下丁羽等人涉案金额据说共8.22亿元。这数字本来够让人吃惊,但
最近传闻刘志军部下张曙光腐败所得竟然高达28亿美元(存放在海外),妻女早就定居美国。
上述案例当然不能当作通例。高官不怕公开财产的
真正秘密在于他们的资产当中的大部分早就成功转移至国外。我分析多年积累的腐败案例,官阶越高,与外商打交道的机会越多,接受贿赂的形式越多样化,比如让
行贿的外商为其家属提供移民留学机会,将钱直接存放于外国银行只是常见的招术而已。至于普通县市级官员及村镇级官,有的贪腐金额虽然很庞大,但毕竟
“土”,没有藏富于外国的管道与经验,其贪腐所得大都留在国内。可以说,高低级官员对待公开财产的态度,其实取决于他们藏匿钱财的方式不同。
中国官员公示财产为何应包括近亲
该蓝皮书还指出第二个特点,受调查官员对于公开官员和配偶的财产的态度与公众没有很大差别,但对于公布官员近亲属财产的态度则与公众有较大差异。官员希望受监督的家庭成员和财产内容的范围越小越好,而公众则反之,希望公开官员父母、岳父母和兄弟姐妹的财产。
关
于这一点,只要是中国人就很清楚公众为何有此要求,官员们反对的原因何在。中国改革以来的权力市场化,虽使手握资源分配大权的官员成了“造就国王的人”,
但权力要变现,必须通过“市场”,在市场上操作的人最好是亲属,这就是中国官员家庭大都实行“一家两制”的原因。即使配偶子女缺乏经商才能,也得从兄弟当
中或者妻子家族中物色合适人选。最近一篇“中国官场哥俩好,四大涉贪上阵亲兄弟”,列举了铁道部长刘志军与其弟刘志祥,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乔洪
及其弟乔建华等四位官员兄弟官商合谋寻租的故事。
上述案例都是兄弟俩一在官场掌权,一在商场将兄长的权力变现。因此,如果公示官员财产只及官员本人及其妻子,官员可以用藏富于亲属这一招来显示自己的“清白之身”。在中国,这类把戏只是用了一张纸遮盖而已。
政府向人民公布税收用途与官员向人民公布财产,本是现代政治的起码要求,但在中国,这却成为一个“两会”讨论多年却始终没有结果的提案,公务员财产申报这扇大门犹如生了厚厚的铁锈,用尽力气都无法推开。最后的结局,有北非几位独裁者的覆辙在前,无须多言。
《中国人权双周刊》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iweekly.hrichina.org/article/916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