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28日星期四

“汉学家并非中立的局外人”

面对异议人士在中国被镇压,德国汉学界的沉默受到批评,汉学界是否应该表态也在汉学家中引起争论。波鸿大学汉学家罗哲海对德国中国研究联合会主席施寒微的观点提出批评,认为汉学家不是中立的“局外人”。

罗哲海(Heiner Roetz)在《法兰克福汇报》(4月27日)发表的题为'汉学作为问题'的文章写道:"面对中国最近对维权人士的镇压,汉学界被指责为机会主义的沉默。现在绝非该专业所有的代表都不表态,施寒微(Helwig Schmidt-Glintzer)在其文章《中国和启蒙》(汉学:中国学与启蒙)中觉得受到关切,接受挑战并且为沉默辩解。他将汉学家分为两类,一类是作为'中国专家'的汉学家,另一类是'中国的批评者',认为后者'将欧洲当作中国的蓝图',而汉学家们则提供一个'思考性分析',不是马上作出与中国的利益冲突相关的鲜明表态',认为这种表态可以心安理得地让中国人自己去做。"

作者指出:"现在已经不仅仅是中国政府与其批评者之间的利害冲突,在中国,坚持要求公民权利所提出的制度问题,已经是问题的一部分。对此,至少在中国的'中国人',在这些冲突中根本就没有机会自由地表态。……

中国不适合民主自由吗?

"然而,施寒微也发表看法,正如一些(德国)汉学家们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一贯所做的那样。他绝对没有沉默,而是为中国的执政者辩护,当然不是为其所有的行动辩护,但是却在为大的政治路线辩护,理由是他们像'全世界的政治家'一样,首要的不是要保障自由,而是要保障人民的生活质量。为此他援引了康德的一句容易被曲解的话,'人民愿意被领导'。可是同一位康德也说过:'谁要是'想要按照自己的理念让公民幸福',就是一个'暴君',他还要求'自由而公开地使用理性'。在谈论启蒙的同时,又让这些话在对中国的适用性上打折扣,岂不是无理要求吗?'"

作者认为,“施寒微对中国的看法似乎源自这样的信念,没有宗教的升华是不可能有超越国家秩序的取向的。他以此接受了马克思•韦伯和黑格尔的颇有问题的遗产,在西方科学而且也在汉学中,这个遗产完全滋养了深刻的、政治上影响深远的偏见,即中国还不适合民主和自由。这也符合大部分中国政治精英的自我理解,他们不仅是从人民共和国才开始、而是从清朝末期就已经自视为愚昧大众的教育者,作为民族工程师必须在四分五裂的社会中给‘一盘散沙’提供秩序。”

作者指出,"施寒微的宣称令人想起中共是中国'唯一的团结力量'的说法。其实,民主参与的国家宪法使本国公民不再沦为技术官僚的工具,难道不是可以从中产生一个团结的力量吗?在这一点上,又有什么非属于'欧洲特色'的呢?

"在香港回归中国之前,最后一位香港总督彭定康(Chris Patten)对这个皇家殖民地采取了民主化步骤,虽然姗姗来迟,但是毕竟走了这一步。为什么彭定康的前任没有为此做过努力呢?这个问题的一个答案是:因为他们是汉学家。汉学并非像施寒微理解的那样是中立的'局外人',它是自己所议论的问题之一部分。"

编译:林泉

责编:石涛

(以上内容摘译自其它媒体,不必然代表德国之声观点。)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