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22日星期五

“为了艾未未而抗议大有意义”

德文媒体认为,北京正在开动宣传机器诋毁艾未未,对国际抗议依然无动于衷。但尽管如此国际社会仍然应该继续声援艾未未,抗议本身对于抗议者和被迫害者都是有意义的……

《新苏黎世报》(4月19日)认为,“众所周知,在中国的体制下,艾未未的命运会由党的最高层决定,可能这个判决已经做出了。政府已经开始在舆论中审判艾未未,为了毁掉艾未未的名誉,宣传机器运用其全部的媒体权力。……”

《日报》4月21日以“无能为力,休戚与共,自我尊重”为题发表评论,认为尽管国际社会的抗议对北京当局不会有多大影响,但仍然应该继续为艾未未呼吁。

这篇评论写道:“持不同政见的艺术家艾未未被绑架、关押,至今下落不明,中国领导人对此负有全部责任。为了争取这位53岁的中国人获得自由,人们在德国或其它地方联名呼吁或者像上个周末那样举行游行,而中国领导人却无动于衷。尽管如此,这种活动是有意义而且重要的,因为它所发出的信号是,表明国际公民社会不愿意默默接受不公正和公然违法的现象。如果对于艾未未这样一位著名人物的遭遇都一声不吭的话,中国当局就会想,这种违法做法也就越发可以用在那些国际上不太出名的人身上。

“如果中国官方的记录中删除了中国外交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及的对艾未未的指责,也就间接承认了绑架!也就表明,北京当局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径是多么得明目张胆,自己的处境又是多么得虚弱不堪。一个不必害怕一位艺术家及其国内外朋友的政权,不会做出这样的反应。反过来,这种为了被迫害者的呼吁是与之休戚与共的象征。让他们知道自己并不孤单,而是有数十万人乃至数百万人站在他们一边,尽管他们或许很晚才会获知。但是,这种象征支撑着受迫害者的道义感。”

评论认为,“这些抗议对于德国和欧洲的讨论也很重要,是对那些为了人权、正义和法治而奋斗的人们的支持。这不仅涉及人权和公民组织,也涉及那些在访问北京时为了这些议题而努力或者应该努力的政治家们,他们必须知道,人们对他们期待着什么,这样有一天可能会对被抓捕和被关押者起到积极的作用。”

抗议是自尊心的体现

评论指出:“这种抗议最终对抗议者的自我价值观和自尊心很重要,因为呼吁和行动至少可以缓解面对这个世界统治者的无力感;同时也有益于自己的定位,可以与那些由于缺乏勇气、习惯而顺从、不去抗议的人们划清界限。在政治和金融上业已强大的中国,近年来在包括德国在内的许多国家以孔子学院收买中国研究学界和汉学界,与许多德国人签署了协议。但若是在另一种法治结构下,这些机构或许会成为激励人们讨论中国政治的地方。但是现在在那里笼罩着令人难堪的沉默,这表明北京已经在德国具有多么大的影响。”

评论最后发出倡议:“那么继续为艾未未抗议吧!公开表明自己不愿被收买,而是要实话实说!为艾未未而抗议同样也是一个保全自己面子的方式。”

编译:林泉
责编:洪沙

(以上内容摘译自其它媒体,不必然代表德国之声观点)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