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事件》
胡锦涛为什么此时批示调查刘志军? 中共十八大当然是剑锋所指。 但很多媒体在解读时,认为刘志军是江系人马,胡此举是对着江泽民。 如香港 《苹果日报》的一篇文章 ,就认为“双规”刘志军,是胡锦涛逼迫江泽民的一个手段。 该报的一篇文章认为,“胡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即是用刘案向上海帮头头江泽民施压”,原因是所谓的“最近上海帮与太子党联手在党内高层炮制舆论,支持副总理王岐山而非第一副总理李克强在十八大后接温家宝总理的位置”。 “而且在老江的大力游说下,连与胡总多年合作无间的温总也倾向支持小王上位”,“这是胡总绝对接受不了的事!”。
但也有人不同意这种看法。 比如《刘志军下台涉胡锦涛、江泽民内斗? 》一文就认为,“刘志军突然落马,外界多认为是胡锦涛在中共十八大之前,拿江泽民的亲信开刀。其实,这个结论未免过于简单化,如果翻查刘志军与胡锦涛的关系、铁道部部长继任人选盛光祖与江泽民的关系,就可能有不同的解读。”
文章认为,刘志军属江派人马,但是,不可不知的是,刘志军与胡锦涛的关系同样甚为密切,否则,胡锦涛真的要清算江派人物,连前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都未能幸免,遑论刘志军?
文章以本文前述刘志军与清华威视的长期合作等情况,说明刘志军与胡锦涛的利益关系之密切,不亚于他与江泽民的门派关系。 而盛光祖在2008年出任海关总署署长时,就有传闻称,他是江泽民的表侄。 因此,铁道部部长易人,或者不能视为胡派清算江派的结果,不能视为江派在十八大权斗中失势的讯号,而要另寻解释。
文章称,刘志军,颇有政治野心,其家人曾扬言刘“一门心思”要接副总理张德江的班。 但臭名昭著的刘志军,显然不在江、胡口袋里的下届国家领导人名单上,而且,犯了将接任总理的李克强的大忌。 在中共第五代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为接班而立威之际,刘志军或者因此被祭旗。
但若着眼于十八大的权力现实格局,和胡为寻求与江泽民的权力均衡的心态,刘案或许会有另一种解读。 面对江泽民主导的十八大布局,胡锦涛已接受这个现实。 他可以与江协商,但绝不允许其他人对他蹬鼻子上脸。 若想在此格局下尽量争取自身的话语权,胡锦涛就必须显示出一定程度的强硬,防止第三方势力利用他与江的较量而乘虚而入。
这第三方势力,就是屡谈政改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胡拿刘志军开刀,震慑国务院系统的意图十分明显:要迫使那些各部委的墙头草重新站队。 《明镜月刊》刊登的文章《中南海内“南北分治”》披露,熟悉中共政情的人士透露,十八大格局并非只有江、胡两大派系,胡锦涛的弱化并非完全由江泽民造成,另一股力量的崛起,使中共权力结构呈现“三足鼎立”局势,这股力量就是以现任总理温家宝为核心的政务系。
文章认为,江、胡权力博弈给政务系提供了巨大空间。 江泽民虽行老人政治,但无邓小平那样的权威;胡锦涛虽成第一,但上下皆有掣肘。 江、胡若想在权力斗争中争取主动,都必须依赖温家宝。 在数度残酷宫廷斗争中成长起来的温家宝,在权力稳固之后,即不真正帮胡抑江,也不真正帮江抑胡,而是抓住机会扩充自己的权力,使其权势突然变大。 各种独立消息来源证明,现在国务院的人事胡锦涛基本已无法过问,完全由温家宝定夺。 胡如果不同意温的意见,温家宝就可能在胡的重要人事安排上掣肘。 现在国务院的权力部门已经全部由温家宝信任的人马把持,人事问题上实际已经出现“南北分治”的情况。 因为在中南海里,党中央机关位于南部,内部人称为“南院”,国务院机关位于北部,内部人称为“北院”。
文章说,温在人事上的强硬姿态,彻底打破了中共人事提拔任用的惯例,人事提拔任用由“潜规则”变得“无规则”,或者干脆成为“温规则”:温家宝说提拔谁就提拔谁,温家宝说不让谁上谁就上不了。 过去朱镕基也没有这么大的权力。
中组部消息人士透露,除了党务一块胡锦涛有决定权外,国务院人事胡已失去发言权,宣传系统也不全由李长春说了算。 宣传工作,除了中宣部,具体事务都由国务院具体部门办理,温家宝就借机发展自己的话语权和人事权。
文章还引有相关事实说明,胡过问不了国务院的人事,温却能在党务人事上伸进手。 2009年底温家宝的人马孙政才担任吉林省委书记,成为第六代总理的热门人选,海外媒体就评论“此事成为温成功介入党务工作的试金石和冲锋号”。
就此而论,上述评论《温家宝失控,刘志军落马》一文的观点或许更接近真相:
温家宝为保家族利益,竭力树立自己的清廉和民主形象,几次大谈政改,将自己打扮的过于清高、孤傲和无奈。 有意无意之间,将不改革的罪过推向胡锦涛和其他中央高层,而且将国务院的人事竭力掌握在自己手中,严重影响了胡锦涛的十八大权力安排,逼迫退无可退的胡锦涛开始反击。
人民日报发表郑青原的文章,就是胡在争取其他政治局常委意见之后,发动的反击攻势。 温在蛰伏一段时间后,又开始借助“访民秀”来树立形象,意图争取十八大的话语权,使胡更为不满。 中共当前的政治,一切以十八大为核心,所谓“悠悠万事,以此为大”。 所以春节刚过,胡锦涛就亲自批示,“双规”刘志军。
至于胡锦涛批示调查刘志军,温家宝此前是否知道,知情人说,这个尚不清楚。 也许温家宝知道,但自身已处于是非漩涡,且家属深陷其中,温已失去说话的主动权。 温过于刻意树立自己的形象,结果树敌太多,一定程度上已经伤害了中共的整体利益,导致原本因各种不同原因反对他的人团结起来,反而使自己处于不利地位。 若救刘志军,可能会进一步撕破脸,温有些投鼠岂器。
其二,刘志军与金人庆、于幼军在温家宝心目中的位置并不相同。 后二者完全是温引为亲信的人物。 而刘是半道投诚,且身陷非议,投诚救自己的意图很明显。 而且温也知道刘是一个马屁精,不光是江泽民、胡锦涛,凡是常委一级的人物,不管是在任还是退下去的,他都拼命巴结,大输利益。 坊间都知道,温很在意家族利益,对于刘拿着国务院的批示,慷国务院之慨为自己邀买人心,广留后路的做法,有时温也很生气。 政治上,往往是投靠的主子多了,反而没有了真主子。 一旦出事,假主子是不保你的。 反正拿刘志军好处的常委,又不止温家宝一个。 这个原因,也可能导致温不愿意出全力施救。
再有,事发突然,温可能并不完全知情。 面对十八大的布局,原来温系人马看到风向不对,有的暗中已向其他中央高层投靠。 这样,温在中纪委的人马,也不敢轻易向温通信,也一定程度上导致温对调查刘志军具体情况的不了解,产生了某种程度的误判和失控。
知情人称,此次“双规”刘志军,中纪委一反以前默不做声的做法,而是在第一时间就高调对外宣布消息,有明显的尽快处理成既成事实,使有关方面不好补救的意图。
另外,中组部也同时高调宣布盛光祖重回铁道部,中纪委、中组部如此动作迅速、默契配合,这在近年来的反腐大案中是极其少见。 也透露出不想给相关人以机会的意图。
正如一篇评论所指出的:“刘志军落马不突然,选择让刘落马的时机很突然。”此时正值地方换届集中进行时期,也是十八大筹备工作进入紧张阶段。 果然,刘志军一出事,最紧张的不是地方封疆大吏,而是国务院各个部委。 刘的事一出,国务院各部门都纷纷召开廉洁警示大会,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新一轮的排班站队已经开始。
[通吃 http://like-chilli.blogspot.com]
延伸阅读:
江泽民汇总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