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5日星期二

胡錦濤是男是女?十四大記者會鬧笑話

“胡錦濤爆冷”在十四大上就這樣與“楊家將垮台”並列為兩大“驚奇”。一個稱病回京的青藏高原封疆大吏,突然三級跳,躍入中南海的大紅門。如果說十年前的1982年,他從甘肅調到北京擔任團中央書記處常務書記是火箭式晉升,那麼這一回,就是第二次起飛了。

胡錦濤這匹黑馬出線,讓人們出乎意料。在十四大之前海外報刊上連篇累牘分析這屆大會政策走向和人事佈局的文章中,除了香港《明報》“引述北京消息來源指出,胡錦濤已內定進入常委會,並將接替宋平掌管中央組織部”,這條消息後來為台灣的《中國時報》所引用之外,評論家們、政治分析家們都幾乎沒有注意到胡錦濤。台灣專門搜集分析整理中共政情的月刊《中共研究》,1992年10月15日出版的第26卷第10期,發表了署名“龍飛”的長文《對中共選拔培養“跨世紀接班人”之研析》,列舉了很多活躍於中共政壇的新星,卻一個字也未提到胡錦濤!

後來廣為人知的一個輕鬆小插曲,從側面印證了胡錦濤在冒升為黨中央常委之前,在中國大陸的知名度是何等有限:

1992年10月19日,在十四大結束之際的第一次記者招待會上,江澤民率領新出爐的中央政治局常委出場亮相,一一介紹。當最後介紹到胡錦濤時,他說:這個年輕人只有49歲。翻譯剛剛將這段話翻譯成英語,會場內600多中外及港澳台記者爆發出哄堂大笑。原來,外交部來的翻譯馬雪松,竟將“年輕人”翻譯成了“Young women”(女青年)。江澤民抓住機會來顯示自己英語水平,用英語糾正了翻譯的口誤,沒想到這個翻譯用英語重覆江澤民的糾正,卻仍然將“年輕人”翻成了“Young women”!

馬雪松後來解釋說:“我當時根本沒看見胡錦濤長得啥樣,隱隱約約將他當成了與他同時在團中央任書記的劉延東。”

胡錦濤進入中國政壇最高決策圈的九十年代初,新老交替的浪潮席捲了全球各國政壇,從東方到西方,到處都讓我們看到“改朝換代”。

1990年,英國連任三屆首相、65歲的“鐵娘子”撒切爾夫人,幫助47歲的約翰·梅傑,接任首相;沒過幾年,1996年,英國內閣又進一步年輕化:43歲的托尼·布萊爾擊敗了競選連任的梅傑,推開了倫敦唐寧街10號的大門;

1992年,美國46歲的比爾·柯林頓在競選中戰勝了比他大一輩、競選連任的72歲的總統喬治·布什,取得了白宮的鑰匙;其副總統阿爾伯特·高爾,其時年僅44歲;
1995年,法國政壇上的中年人希拉克,在大選中戰勝對手,取代了78歲、身患癌症的老總統密特朗;
日本那幾年的內閣如同走馬燈一般更換頻繁,首相姓甚名誰,讓人簡直弄不清、記不住,但是,不論是海部俊樹、橋本龍太郎,還是小淵惠三、小泉純一郎,都屬於政壇上的“小字輩”;而裕仁天皇,也於1993年去世,明仁天皇繼位;

就連世界上公認為最封閉的國家北朝鮮,統治了40多年的金日成,也撒手西歸,由其兒子金正日接掌權柄。

當然,國情不同,政情不同,權力交接的情況也不同:有的是自然繼位,有的是競選獲捷,有的是政變上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軍人復員成家,生育率急劇上升,形成所謂“嬰兒潮”(Baby Boom)。他們到了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成長為社會中堅,理所當然地,權力之棒成批地由年長者轉移到年輕者手裏,甚至是轉移到年輕整整一代的晚輩手裏。
而中國,50歲的胡錦濤,還居然被人看作“小字輩”,一下越過了多少年齡比他大,資歷比他深、官階比他高的人。 (《他領導中國:胡錦濤新傳》由明鏡出版社出版)

来自:明镜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