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1日星期五

中共十四大 胡锦涛上位最关键一步

中共十四次代表大會如期在1992年10月開場。代表進駐各賓館報到,領到厚厚的文件袋,一打開,就大出意外:大會的領導班子中,竟冒出一個年近知天命的胡錦濤:擔任十四大主席團第一副祕書長。

新華社在開幕時所播發的會議照片中,領導人單人照片並不太多,卻有兩張是關於胡錦濤的,分外引人注意:一張是他與胡啟立在一起,一張是他與李鵬在一起。在中共極講“名次學”的宣傳體系語境中,這兩張照片透露什麼玄機?如果說,前一張是為了給“六四”後下台的政治局前常委胡啟立一個遭貶黜後重新亮相的機會,以表示江澤民寬宏大量“落實政策”,那麼,後一張呢?顯然說不通。結論是,這兩張照片的“焦距”是對準胡錦濤的——讓老百姓先熟悉一下他的形象,同時也含蓄表明胡錦濤能被各方面的人都接受。

代表們和海內外記者們有了預感:這位前團中央第一書記、前貴州省委書記、時任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要福星高照了。在這次權力重組中,至少可以當上中央書記處候補書記吧?或者,他會更上層樓,被破格提升進中央政治局,當個候補委員?

即使有了預感,到十四屆第一次中央委員全會開完,中央領導機構名單揭曉,還是讓政治分析家、專欄評論家統統跌破眼鏡。1992年10月19日上午11時,新當選的政治局常委通過中央電視台的轉播,與億萬觀眾見面。胡錦濤,不僅成了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也不僅是中央政治局委員,他一大步跨進了政治局的常委班子,雖然只是排在中共核心決策圈七人的末尾,畢竟是中國最高領導人之一了!

每次中共黨代會,最高決策圈都會有出有進。出與進,既是根據年齡、身體等“自然規律”,更是根據權力較量的規律。
中共十四大前,人們樂此不疲地分析推測:誰出?誰進?
鄧小平在南巡講話中針對中央領導層說:“要進一步找年輕人進班子。現在中央這個班子年齡還是大了點。……老年人容易固執,因此老年人也要有點自覺性,越老越不要最後犯錯誤,越老越要謙虛一點。”所謂“現在中央這個班子”,首先指的是政治局常委班子。六四以後調整的帶有濃厚臨時色彩的班子,是由六人組成的:江澤民,李鵬,喬石,姚依林,宋平,李瑞環。總設計師說“年齡大了點”,這就暗示:常委中年齡偏大的要首先自覺地“船到碼頭車到站”。

後來鄧小平又多次堅持:政治局常委要將年齡檔次拉開。
怎麼拉開法?

人們揣測鄧小平究竟有什麼樣的人事腹案:政治局常委中,江澤民是核心,不能動;李鵬牽涉到權力結構的平衡,不敢動;喬石傾向於改革,不願動;李瑞環是“六四”以後選上來的,鄧小平還一度提議讓他來接替趙紫陽呢,當時的他被認爲思想傾向於改革派,因而被保守派攻擊得最厲害,何況其年齡是這屆政治局常委班子中最年輕的,也不應動。那麼,“要將年齡檔次拉開”,顯然就只能動到姚依林和宋平兩位年齡最老的常委名下,請他們退位,再從年輕人中甄選了。年齡是政治上排斥異己的最佳藉口,此其謂也——年齡最公開,因而顯得最公平,政治對手最難以招架。

正好,在3月份學習貫徹鄧小平南巡講話的政治局會議上,曾經和李鵬一起起草國民經濟五年計劃的74歲保守派經濟沙皇姚依林,受到鄧小平講話的衝擊,以“身體不好”為由,提出辭去所有職務,解甲歸田。

誰來接替?非常現成,正是鄧小平非常滿意的人選,他在首鋼講話中已經誇獎過了——那就是“最懂經濟”的朱鎔基。朱鎔基1991年4月從上海上調北京擔任副總理,已經在國務院系統將原來由姚依林負責的那一攤業務包攬下來了。
但宋平要告老歸田,誰來接任? (《他領導中國:胡錦濤新傳》由明鏡出版社出版)
来自:明镜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