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1日星期一

央行选秀银联布局 中国支付业黑幕重重

【大纪元2011年03月21日讯】2010年,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规模突破万亿元,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觊觎这个市场。目前离第三方支付企业获取支付 牌照的最后期限只剩半年,但央行第一轮选出的21家入围企业中爆出7成“冷门”,而银联则布下线上线下双重罗网,与此同时,网易、新浪等互联网巨头也踏上 战场“搅局”,令300多家等待央行裁决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如坠迷雾。业内分析认为,央行选秀过程黑幕重重,多年独占半壁江山的支付宝只怕老大地位难保。


央行“选秀”爆7成“冷门”
据悉,2010年,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整体交易规模突破万亿元大关,预计2011年交易规模将达到17200亿元,2014年更有望突破4万亿元。能不能拿到牌照对第三方支付企业而言意味着生与死的差别,300多家企业正心急如焚地等待着央行的裁决。
业内分析认为,央行的“选秀”,似乎身世背景第一,资本实力第二,市场份额、知名度却次要的位置。
按 照政府的规划,央行将从现有的300多家第三方支付企业中选出几十家发放营业牌照。此前业内普遍预测,市场份额大、知名度高的企业比较容易获得牌照,但央 行第一轮“选秀”的入围名单上,7成是“冷门”。21家企业中,市场份额能够排得上名的只有7家--包括支付宝、财付通、银联电子支付、快钱、环迅、易 宝、汇付天下,占1/3,其余2/3的企业几乎都是名不见经传的公司。
21个席位中,有政府背景的企业占了10席。其中银联4席:北京银联商务、北京数字王府井、上海银联电子支付、广州银联。另外6家包括上海东方电子支付、海南新生信息技术、北京开联通、上海通联支付、上海付费通、杉德电子商务也都有政府背景。
剩 下的11家入围企业的共同点是资本实力雄厚,注册资本为5亿元的有2家,2.5亿元的有1家,另外8家也都不低于1亿元。其中有两匹“黑马”——钱袋网和 盛付通。论资历,两者都属于第三方支付行业的“新兵”;论市场份额,两者都只在某一细分业务领域里占一席之地,但在整个第三方支付市场中的份额很低,相关 研究机构通常忽略不计,但都有资本实力。
联华OK卡是几乎独霸上海市场的预付卡,该卡的累计销售额超过百亿元,但其发行机构百联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却徘徊在生死边缘。
大陆业界分析认为,第三方支付企业既提供金融服务,也需要提供信息服务,评估时市场份额和知名度不该被忽视。而一些注册资本只有3000万元、市场份额低到可以忽略不计的政府类企业却率先入围,难以服众。

央行嫡系银联布局
据悉,银联在第三方支付市场的市场份额不及支付宝的1/10,但这次却在首批入围名单中包揽4席。业内人士分析,银联的野心还不只是拿几张牌照,而是已经布下了天罗地网式的棋局。
2010 年9月,“银联在线商城”开业,其模式沿用了淘宝商城的套路,并计划开设25个特色网购馆。与一般电子商务网站提供邮局汇款、货到付款,并同时提供支付宝 等多家第三方支付公司通道不同的是,“银联在线商城”仅支持两种支付方式,即“银联电子支付”和“全民付”。这种排他性的做法,目的是迅速扩大其在第三方 支付市场的份额。
银联还“收编”线下支付公司拉卡啦,打通了线上、线下支付渠道。在此之前,银联已通过“POS机”产品掌控了国内大部份的 线下支付阵地,但限于传统的超市、商场等,与网络购物之间是脱节的,而拉卡啦却和支付宝联合开创了“网络购物+线下刷卡”的模式,无须开通网银,就能安全 地为网购收、付款。
银联的野心在接下来的布局中彰显无疑。去年10月下旬,央行与三家电信运营商就“手机支付标准”问题最终达成共识,要求 它们都采用银联主推的基于13.56MHz的技术方案。一直以来,国内手机支付标准有两大互不兼容的频率13.56MHz和2.4GHz。其中,中国联通 和中国电信主要采用银联主推的基于13.56MHz的技术方案,而中国移动则主要采用基于2.4GHz的技术方案。央行最终银联方案更“符合金融行业标 准”为由,将其作为国内手机支付标准。
之后,银联又与上海东方传媒集团宣布将共同打造智能电视支付系统,该系统支持互联网和IC卡两种模式的支付,适用于互联网电视、IPTV、手机电视等多种智能电视平台,用户通过电视遥控器即可支付。
仅仅3个月,银联就布下完整的棋局,从线上到线下,从互联网、移动网到电视网。与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支付宝一直静静地等待牌照发放,当被问到支付宝近期发展规划时,其公关负责人表示拿到牌照之前一切免谈。
沪上多家知名支付企业一致认为,银联的野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它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夺取”主动权先发制人,因此,独占半壁江山多年的支付宝恐怕很难维持目前的老大地位。


目前大陆第三方支付业正在进行激烈的角逐,以获得央行的授权。(网络图片)

 
互联网七雄参与“搅局”
除银联设局外,互联网各巨头也纷纷推出支付服务。
在 竞争首批支付牌照的21家入围企业中,意外地出现了盛付通的身影。据盛付通内部人士透露,2011年,盛大计划投入10亿元巨资以加速盛付通发展。有了巨 资作支撑,盛付通将提供免费的支付服务。“除与银行发生的业务成本外,对于基本商户实现基本免费。”盛付通COO龚超说。相比之下,支付宝只对个人用户免 费,对企业用户一概收费。
除了免费策略之外,盛付通还选择“微支付”作为突破口。微支付通常指数额从几分到几十元的小额支付,由于银行与支 付工具之间的衔接问题,一般的互联网电子支付都需要经过繁琐的认证输入过程,微支付则借鉴苹果应用程序商店的模式,通常只需输入一次ID即可完成。盛大有 游戏点卡销售和起点中文网收费阅读的业务,起点中文网的收费标准通常为2分钱/千字,是典型的微支付交易。在此基础上力推“微支付”,盛付通有着先天优 势,目前它的交易频率已达5800笔/分钟,年均交易笔数达30亿。
2011年1月13日,网易旗下的支付工具网易宝也推出了微支付功能。 不过网易宝将以机票代理业务为发力点。借由机票的实名制销售,网易宝与8家银行达成信用卡快捷支付协议,输入信用卡号和持卡人身份即可扣款购票。1月18 日,网易旗下B2C商城上线第一个实物商品垂直频道,切入奢侈品网购市场。
在百度推出百付宝、网易推出网易宝之后,新浪也于2011年1月24日正式推出了支付工具“新付通”。新付通官网显示,该工具已经为2.0版本,支持手机、充值卡、银行卡等方式充值,主要支付范围为新浪VIP邮箱、游戏和图书、星座等,也包括新浪商城。
目前国内“互联网七雄”中,腾讯、百度、阿里巴巴、新浪、网易、盛大六家企业都推出了自有品牌的支付工具。而最后一个巨头搜狐是否跟进,引发业内猜测。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