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6日星期六

潜伏危险 大陆2000枚辐射源遗失民间

【大纪元2011年04月16日讯】3月11日,日本地震当天,一部讲述中国首例核辐射受害者的电影《站起来》在国内上映。主人翁宋学文15年前,在厂区雪地里捡到了一条8厘米长的白色金属链,结果两年内相继失去了两条腿和一条胳膊……据环保部统计,共有14万枚放射源分布中国各地,至少两千枚遗失民间,它们正威胁着民众安全。

各种各样的放射源早已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据《南方周末》报导,这个貌似钥匙链的东西,实际上是被丢失的用于探测金属内部瑕疵的放射源。毫不知情的宋学文,被辐射长达10个小时。这改变了他的一生。时隔多年,和妻子重返家乡创办乡村幼儿园的宋学文,已经能够享受被朋友推着轮椅蹦迪的快乐。但核辐射始终是他头顶利剑,病痛时刻伴随着他的生活。

宋学文并不是唯一的放射源受害者。据统计,从1988年到1998年的11年间,中国发生了各种放射性事故300多起,平均每年有30起,近千人受照射。

1998 年以来,平均每年都有数十起放射事故。2009年10月,广州番禺辐照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发生了一起钴-60辐射事件,一个辐照装置由于操作失误,连续辐射 48天无法处理。这期间,发生了货物自燃等种种状况。周边居民直到媒体公开报导才知晓内情,引发恐慌。同年6月,河南杞县一家民营辐照厂发生类似事件。尽管此次事件并未造成任何实际影响,一个月后才散布出来的消息,造成了杞县居民纷纷逃离市区。

2004年在中国大陆放射源普查的结果惊人,拥有放射源的单位超一万家,放射源超十四万枚,其中七万多枚在用,几乎遍布全国所有省区。此外,至少两千枚废旧放射源下落不明。

体制混乱 监管缺位

据悉,当年导致宋学文受伤的直接原因,是吉林省吉化公司操作人员违规操作,提前关闭剂量报警仪,导致放射源脱落。而吉化公司在事故发生后,始终未曾正式通报,又让宋学文被辐射长达10小时,丧失了最佳治疗时机。报导称,在过去三十年的放射事故中,责任事故占到了80%以上,主要是领导失职、防护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不健全、工作人员缺乏安全防护知识、工作中安全意识淡薄、违规操作或操作失误等方面。

据从1950年代起,钴-60等放射源就开始在民间使用。熟悉这段历史的业内人士介绍,早年的辐照设施门槛很低,一个生产队为辐照土豆、大蒜,就建起一个钴-60源。而中国涉核的大学和科研院所、医疗卫生系统、农科院系统,也都拥有大大小小的放射源。这种使用需求,直接导致了放射源遍布大陆各地,与核电的高集中度形成鲜明对比。

报导称,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中国除了西藏和青海两地,各省都有了辐照装置。由于安全防护措施滞后,辐射事故明显增加,这一时期平均一年就有45起放射性事故。中国疾控中心原辐射安全所所长王作元对南方周末记者说:“使用放射源的单位复杂、使用范围广,用源单位的防护知识严重欠缺,再加上管理混乱,导致事故屡屡发生。”

1954年到2007年,中国共有2例核试验导致放射病的案例,中国核工业发生过52例皮肤烧伤,但核军工和核电站未发生一例死亡、放射病例。与之对比鲜明的是,核和辐射技术应用当中,却有10人死亡、49人罹患放射病以及16人皮肤烧伤。到2007年,中国总共有10 人因放射源和核技术应用导致死亡,占全世界死亡总数的17.2%,这个比例显然太高了。

2003年,江西一家钢铁厂事故再度出现违规,一枚放射源掉进钢水并被连铸成钢坯。经过当地15个小时的艰难寻找,含有放射物质的钢坯才被找回。

据悉,整个1990年代,中国万枚放射源事故率,竟然是美国的40倍。

废弃的放射源无处安放

1950 年代,各种各样的医疗、科研、农技机构以及国有企业使用过的放射性废源,有国家出资,也有稳定的回收渠道。据介绍,各省、各科研单位都建有收储废源的暂存库。但大批放射源退役,收储问题开始变得严重。四川原子能研究院在2008年,曾一次性淘汰两百多枚老旧放射源,为此支出了五百多万元。

据介绍,中核工业集团系统、各省及科研院所,有自己的中低放废物暂存库。但仅限于暂时存放。环保部的“清源”行动后,各省陆续处理城市放射性废物库中的放射源,将建库以来暂时存放的放射源,集中运往国家放射性废物西北处置场。

目前为止,中国已建成两座中低放射性废物处置场。西北放射性废物处置场位于甘肃,自1999年试运行。另一座是广东的北龙处置场,2000年建成运行。第三座在建的中低放废物储存库,位于核工业集中的四川,但这些都不能完全承担起接纳中国放射性废源的重任。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