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0日星期日

全国事业单位改革时间表确定 4000万人将受影响

    国内网友评论摘:
    *10年,党的寿命有这么长吗?

    *到2020年,建立起功能明确、运行高效、治理完善、监管有力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我的妈,还没看之前我心里嘀咕要不要10年,还真要10年,什么效率????
  
    *“减人增效”让工人老大哥一年时间就打发家去了,事业改革需要十年,就这效率!!还是工人阶级是先锋队啊!!
  
    *权利利益再分配也轮不到P民头上,七大姑八大姨再次抢占利益制高点。
  
    *公务员就是寄生在老百姓身上的寄生虫。好吃懒做不劳而获,还有脸说“为人民服务”。
  
    *中国最大的剥削阶级就是公务员,中国公务员就是坐在人民头上吸血的恶魔,他们上班基本就是养生,喝茶玩游戏聊天,偶尔打个电话,就Ok了,这些腐朽的剥削群体在不断吸取百姓的血汗
  
    来源: 重庆晚报
    提示:权威信息称全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时间表确定。统计称中国有126万个事业单位,共计3000多万正式职工,另有900万离退休人员,共有4000万人将受到改革的影响。改革后的事业单位将主要从事公益服务。
  
    据《瞭望》新闻周刊最新了解到的权威信息,高层已就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作了全国性的整体改革部署,改革时间表也已确定。这项涉及包括离退休人员在内的4000万“事业人”的改革,终于正式开闸。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秘书长、国家行政学院汪玉凯教授说:“经过了长期的酝酿、准备、调整,国家层面的中长期改革指导意见将对下一步中国事业单位改革起到重要的宏观性、纲领性、指导性作用。”
  
    改革背景 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
  
    有统计称,我国有126万个事业单位,共计3000多万正式职工,另有900万离退休人员,总数超过4000万人。
  
    来自高层的判断认为,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国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一些事业单位功能定位不清,政事不分、事企不分,机制不活。公益服务供给总量不足,供给方式单一,资源配置不合理,质量和效率不高。支持公益服务的政策措施还不够完善,监督管理薄弱。
  
    有的事业单位对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追求,偏离了公共服务这个公共机构的基本价值取向。此外,已经形成的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结构在改革中很难被打破,成为事业单位改革的最大阻力。这些问题影响了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迫切需要通过分类改革加以解决。
  
    国家行政学院宋世明教授说,改革后的事业单位,即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应成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组织支撑,成为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主力军,以实现政府公共服务的核心职能。
  
    改革思路 “甩掉两头、留下中坚”
  
    从中央的新部署看,强化事业单位的公益属性,是此次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尤为突出的主导理念。
  
    在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宋世明看来,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可谓“甩掉两头、留下中间(中坚)”。所谓分类改革,即按照社会功能将现有事业单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
  
    对承担行政职能的,逐步将其行政职能划为行政机构或转为行政机构;
  
    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逐步将其转为企业;
  
    对从事公益服务的,继续将其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强化其公益属性。
  
    “行政的归行政,市场的归市场”,宋世明说,留下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作为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提供者。
  
    作为中国历次机构改革的遗留产物,一部分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没有纳入公务员管理,造成一些公共机构出现利用所占有的公共资源乱收费、乱罚款的现象。
  
    公益分类 叫停义务教育择校费
  
    被留下的“中坚”,也进行了细分。
  
    据了解,此次改革部署又根据职责任务、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等情况,将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划分为两类。
  
    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及基层的基本医疗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一类。承担高等教育、非营利性医疗等公益服务,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二类。
  
    “这样分类也可以看作是按照公益属性的纯粹程度来划分的。”汪玉凯说,纯公益类的事业单位,是由政府出资保障的,不再允许其存在经营性活动。“比 如乡镇诊所、社区医院等就属于基层的基本医疗服务。以前经常说的教育产业化,这个概念模糊不清,现在可以肯定地说义务教育是不可以产业化的,长期不治的义 务教育阶段‘择校费’应被叫停”。
  
    汪玉凯指出,高校、职业教育、综合医院等,应该属于准公益类的事业单位,允许其部分市场配置资源,但不允许进行以盈利为目的的生产经营活动。
  
    提升改造 一切为了公益服务
  
    留下中坚’也并不是原封不动地留下,而是要对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进行整体的优化、提升、改造。”宋世明分析,这其中包括改革管理体制、建立健 全法人治理结构、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推进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加强监督等若干“重塑”项目,“这一系列改革,无不是为了强化事业单位的公 益属性”。
  
    “重塑”项目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社保制度的改革。
  
    据悉,高层要求是完善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政策,逐步建立起独立于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险体系。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实施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个人缴费全部计入个人账户。养老保险基金单独建账,实行省级统筹,基本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
  
    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过渡”,对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员妥善保证其养老待遇水平平稳过渡、合理衔接,保持国家规定的待遇水平不降低。此外,还将建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职业年金制度。
  
    “可以看出,未来的公益服务新格局将为公众提供广覆盖、多层次的公益服务”,汪玉凯说,事业单位改革并不是单纯地减少数量和人员,经过剥离、重塑后的事业单位,在未来发展中质量将提升,数量也会调整和增加,“一切服从于人民群众对于公益服务的需要”。
  
    改革总体目标
  
    到2020年,建立起功能明确、运行高效、治理完善、监管有力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公益服务新格局,形成基本服务优先、供给水平适度、布局结构合理、服务公平公正的中国特色公益服务体系。
  
    改革主要思路
  
    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要求,以促进公益事业发展为目的,以科学分类为基础,以深化机制体制改革为核心,总体设计、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先行试点、稳步推进,进一步增强事业单位活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公益服务的需求。 (博讯)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