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2日星期二

金融时报﹕中企全球并购 难掩中共阴影

【大纪元2011年04月11日讯】(大纪元记者吴英编译)中国国营企业在全球并购外国公司的动向已成为政商界关注的焦点,《金融时报》4月5日在“中国点燃全球并购战火”报导一文中指出,美国及欧洲的售方顾问非常清楚中国买家拥有雄厚资金,而并购中的竞争对手虽然表面上贬抑中国买家并购接管的能力,但背地里却很担心中国买家的出价。中国国营企业虽然拥有资金优势,但专制政权的背景,使得并购在有些地区屡屡碰壁。

文章指出,根据汤姆森路透(Thomson Reuters)的资料,去年中国企业对外并购的金额增加37%,达554亿美元,今年到3月23日为止的并购交易金额已达147亿美元。10年前,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收购金额,每年仅勉强达15亿美元。

报导说,中国企业对外并购始于2006年,由天然资源企业带头。众所周知,中共对全球天然资源的追逐是造成这股中国企业对外并购风潮的主要动力,过去10年,中国企业对外并购的总金额有一半以上是用在并购石油、天然气及矿物等部门。

文章指出,中共的发展及改革委员会大约在15年前曾发布中国企业的发展战略,部份战略必须透过并购始能达成目标,特别是汽车、钢铁矿及石油等产业,以中共利益在投资标地国的实现作为投资与否的主要考虑重点。

文章指出,中共急切追逐天然资源,因此拥有丰富天然资源但缺乏开采资金的拉丁美洲,自然与中共一拍即合。不过,中国企业在全球的并购并不是无往不利,有些地区犹如是禁区。

文章说,由于美国政府外国投资委员会的把关,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Cnooc)在2005年并购美国石油集团Unocal的失败经验,至今仍让中共挥之不去。近期中国的软件及电信设备制造商华为(Huawei)公司,在美国当局的反对下,被迫放弃200万美元的专利协议。由此可见,中国企业在美国的投资,不论金额大小,都让美国无法放心。

文章进一步指出,中国国营企业虽然拥有竞争对手缺乏的资金优势,但身为“国营”企业,在进行海外并购时,也有身不由己,以致处于竞争劣势的时候。国外企业不愿意接受中国国营企业提出高价并购条件的原因,是不想接受中共的安全审查及旷日废时的审批流程。

报导说,在中共的支持下,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的野心更为扩大,例如,中国企业在国外进行的汽车合资公司,要求必须由中国企业拥有控制权,以及主要的关键技术。此外,除了天然资源部门外,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的对象已扩及消费产品,如食品、饮料、农产品等。

报导指出,由于不熟悉并购程序、对在公开市场交易的谨慎、回避敌对意识、以及必须取得中共当局的批准等,使得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并不是一帆风顺。

文章说,中共的发改委虽然支持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但在审批过程,与中共当局打交道的经验通常是在最后关键时刻猪羊变色,以致被迫中止交易。超越中共红线的交易,就更无法预期中共当局的审批结果。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