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艾未未“被失踪”后,本台邀请过多位学者评论此一事件的政治与国际效应,较少涉及到艾未未的艺术本身,因此在本次节目中我们特别邀请到旅法20多年的中国画家也是艾未未的老友马德升先生,来跟听众朋友您谈一谈他所认识的艾未未与艾未未的创作。
二位艺术家是如何结识的?马德升首先对法广说,因艺术而结缘,他们两人一起都参加了第一届星星美展,那时候星星美展两个最年轻的成员除了赵刚,另一位就是艾未未,艾未未当时在北京电影院学。至于星星画会是怎么组成的,马德升表示,当时北京西单有个民主墙,讨论多半是冤假错案,一些政治社会上的东西,于是黄锐在1979年就找了他及其他人,一起开辟一个艺术民主墙,并且想办一不同于官方的美展,因为文化大革命十几年下来,都没有什么新东西出来,当时星星画会有两个宗旨:第一是,在创作型上要多样化,类型越丰富越好;第二是,在内容上要说真话,表达真实的情感与对人性的观察。因此,大部分星星美展的作品对当时艺文界来说很新鲜的,也引起很大的回响。
那艾未未在第一届星星美展上的作品呢?马德升回忆说,以他的感觉应该是一种抽象表现主义,用水彩画出来的,他认为当时艾未未这些水彩在年轻人的作品里还是不错的。但要谈艾未未的艺术创作的话,可能要从他近代的作品谈起,他在纽约时,马德升曾去过他家,看到他一件作品,把两个些根据掉后连接在一块儿,又有一个是将保险套从大衣下露出来,这种风格后来在他作品也不断出现,艾未未更好的作品,应该是这四、五年来的创作,很有震撼力,内容上来讲也很有思想。
对于艾未未艺术中“震撼力”指的是?马德升进一步解释说,例如艾未未葵花籽那件作品,一眼就觉得很惊人,形式很精致与内涵也很深刻,但那不是一个数量上原因,你近看是葵花籽,远观又变成了沙滩,所以艾未未是从一种逻辑上、一种哲学上的角度去做这样的一件作品,至少他是如此理解的。再且说葵花籽对每个人的意义都不一样,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他的一种解释,每一种文化也能从其中找到一个解释。
马德升认为一个好的艺术作品,最重要的是有其厚度,提供不同的解释,也就是说,会让人爱也会让人骂,人们可以从各种角度去看,无论是东西上下或者黑得白的,都可以去理解,这样才有冲击力。
那么艾未未的艺术是不是不被中国官方理解而遭到打压?马德升认为中国政府想打压的应该不是艾未未个别的艺术作品,而可能是他那些维权的活动,或者是他在艺术上一些非常个性化的东西,突破了官方的底线了,这恐怕是问题的一个本质的表现,马德升是这么觉得的。此外,马德升也同意艾未未的艺术反映出其性格,艾未未每一件作品都很有个人特色,举例来说,艾未未一件陶瓷作品,他将它烧到两米高,有不同颜色蓝的、红的、白的,然后在把它推倒,这就显示了他对造型艺术,对社会包括对人性的一些东西,一种立体的表现吧!
马德升也谈到艾未未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哦爱国外的创作,在形式与内容两者上来说都有其一致性,都是探讨人性上的问题,这是一个值得所有艺术创作这深思的问题。还有,人性是共通的,有时使用的符号,虽然有所不同,但那是一个次要的东西。艾未未作品里反映出的是人类普遍性的问题,所以艾未未受到西方的好评,引起一定震撼是有基本上的原因的。
谈到与艾未未之间他最珍惜的是?马德升对我们表示说:就是真诚!最后问马德升藉由本次节目想对艾未未说点什麽,马德升回答:黑的就是黑的,白的就白的,无论这个世界怎么变, 出了多少大哲学家、大文豪家、大政治家,无论是资本主义还是共产主义,什麽宗教也好,这黑的就是黑的,白的就白的,永远不可能变的。
艾未未曾经说过,“表达是人之为人的一个特徵,没有表达你就不是人!”本台感谢画家马德生先生接受专访,也同时希望艾未未能够早日获释,继续他的艺术创作。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