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8日星期六

《毛泽东的炼狱》:该对数千万寂灭的亡灵悔罪了

    《明鏡月刊》記者高伐林/一個世紀之前,畢卡索創作出世界上第一件精緻拼貼藝術品,從此打破了藝術中真實與幻象的區別;一個世紀之後,杜斌編出了一本拼貼式的圖書《毛主席的煉獄》,堅決地劃清了謊言與真相的界限
   
     一個世紀之前的1912年,畢卡索創作出世界上第一件精緻拼貼藝術品;一個世紀之後的2011年,一位來自山東農村、不知“拼貼”爲何物的攝影師杜斌,卻編出了一本拼貼式的圖書《毛主席的煉獄》。

    這本書,聚焦於上個世紀中期,中國最狂熱又最慘痛的五年:1958年到1962年。但是,填滿其編年史的框架的,卻是乍看起來雜亂得無以復加的大量碎片:毛澤東的黨內批示和公開講話,糧食官員的私人筆記,寄到中南海的民間上書,內參簡報,親歷者的追憶等等文字,穿插以那個年代的宣傳畫、農民畫、報刊插圖、照片,甚至還有歌曲簡譜、年曆、郵票……
   
    《紐約時報》簽約攝影師、作家杜斌,堪稱自學成材。他告訴明鏡記者,自己沒有讀過多少書,當了三年兵,復員後到家鄉一家工廠保衛科工作。他在寫作上自己摸索,先後被《北京青年報》《工人日報》等媒體聘用,現在已經出版了《上訪者:中國以法治國下幸存的活化石》、《上海骷髏地》、《北京的鬼》、《牙刷》等多部作品;從來沒有誰教過他攝影,他拍出照片投稿,卻被中國各大媒體紛紛採用;後來又被美國《紐約時報》、《時代》雜誌、英國《衛報》、德國《明星》雜誌等國際著名媒體發表。用他對明鏡記者的話來說,攝影,憑的就是一份敏感,一份悟性!
   
    在大饑荒年代結束十年之後出生的杜斌,由於中國官方對大饑荒諱莫如深,他則因爲長期在外,在2004年之前竟然對這一餓死數千萬人的慘劇一無所知。直到2004年通過代理服務器接觸到海外互聯網上海量信息,時年32歲的杜斌才愕然大驚。他被這個題目緊緊吸引住,從此專注地搜集那個年代的各種資料,包括從頭到尾地瀏覽長達數年的《人民日報》。
   
    瞭解到那個年代被掩蓋的實情,杜斌産生了還原歷史真相的強烈衝動。怎麽來反映?他想出了這樣一個用當年的各種真實資料來拼貼的主意。
   
    杜斌對明鏡記者說:沒有什麽比《獻禮》《載著我們上天堂》《夜戰》《送糧路上》這些大躍進畫作更虛假的了,但是,也沒有什麽比這些東西更真實地展現那個時代了!就說《大豆過江》這幅漫畫吧:它是江蘇邳縣農民朱會然和漫畫家華君武合作的,後來在“文革”中首先被毛澤東拋出來的“三家村”主將鄧拓配詩寫道:“葉作風帆莢作船,長江飛渡若雲烟”。假不假?假;真不真?真!
   
    杜斌告訴明鏡記者:這本書很多圖畫資料,都是在北京潘家園舊貨市場這樣的地方淘來的。他津津樂道與賣家鬥智、討價還價的種種趣事。為找到總路線、大躍進和人民公社“三面紅旗”宣傳畫,他不知去翻揀過多少次。終於找到兩張1961年的挂曆是印有這一宣傳畫,一張年曆已經殘破,只有畫面還完整,他當即掏出150元人民幣買下來;回去一想,不對,帶年曆的更珍貴!於是他再跑一趟,又花了200元。
   
    杜斌介紹,僅僅他花在對這些資料進行高精度掃描上的費用,就有八千元。“可惜,還是有些很有意義的資料,不可能完全放進書裏。”
   
    如果說,畢卡索的拼貼創作從此打破了藝術中真實與幻象的區別,那麽杜斌的這本拼貼書,則正相反,堅決地劃清了謊言與真相的界限。
   
    此書中將五花八門的資料碎片集中擺放後,非現實的重組和敘述手法,否定和反諷的意味,産生了奇特的對比效果。杜斌一一列舉說:毛澤東那些美妙的高調與神州遍地餓殍的對比;宣傳機器全速開動的巨大聲浪與底層民衆不忍卒聞的呻吟的對比;各級官員對上“逢君之惡”,對下殘民以逞的對比;文人們外表豪氣干雲閉眼唱頌歌與內心極大恐懼的對比……他強調:這種編年體例,就是要讓讀者一目瞭然:某年某月某日,毛澤東在幹甚麼,黨中央在幹甚麼,省裡的市裡的村裡的幹部在幹甚麼,農民在幹甚麼……
   
    杜斌說過,“編輯這本書,是要為餓斃的數千萬亡靈說一句話”。他特別憤怒的是,自稱代表人民利益、被稱頌為“人民大救星”的毛澤東,一直造成和平年代如此慘重的饑饉,數千萬樸實的人民無聲無息地倒下,竟沒有絲毫愧悔。杜斌對明鏡記者長篇大論地朗讀毛澤東如何粗暴訓斥李富春,堅持要搞勞民傷財的三線建設,甚至說出“沒有資金,把我的工資拿出來”這種蠻不講理的話來。
   
    杜斌在書中說:到時候了,“中共該對數千萬寂滅的亡靈悔罪了”。
   
    今年是中共建黨90週年。注重形象、注重細節的杜斌,用13萬字和150幅珍貴圖片的一本拼貼圖書,給中共90週年生日獻上了一份禮物。(《明鏡月刊》第16期) (博讯 boxun.com)

[通吃 http://like-chilli.blogspot.c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