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意
自由撰稿人
今年香港举行的六四晚会, 没有了六四标志人物—前支联会主席“华叔”司徒华,但仍然是挤满了人,不少是1989年还没有出生的年青人,还有不少操着流利国语、以 “自由行”身份来香港的大陆人。
没有了 “华叔”的六四晚会仍然是一个 “有华叔”的状态,“华叔”生前喜欢引用“功成不必在我,成功我在其中”,作为一个精神领袖,司徒华的地位不会有任何人可以取代,而很多人都认为,纪念 “华叔”最好的方法,就是每年都去六四烛光晚会。
没有了 “华叔”的六四晚会仍然是一个 “有华叔”的状态,“华叔”生前喜欢引用“功成不必在我,成功我在其中”,作为一个精神领袖,司徒华的地位不会有任何人可以取代,而很多人都认为,纪念 “华叔”最好的方法,就是每年都去六四烛光晚会。
就这样,支联会踏入了“后华叔年代”。
香港举行六四事件22周年烛光晚会上播放了支联会前主席司徒华生前的录像片段。
纪念活动更多样化
因为年纪和思想模式的差异,年青人以不同的方式去表达他们对六四事件的看法,如以艺术活动作表达、在闹市骑单车,让人回想起22年前的北京,一些年青人便一同在地铁看当年六四事件的报导, 这些都很有心思。
支联会更在六四前夕,首次举办 “广场的日与夜学生营”,安排了64名学生在维多利亚公园露宿,感受22年前北京学生在天安门广场的经历。
和香港社会发展一样,支联会同样进入了没有首领的年代,香港特首曾䕃权声言自己只是“打工仔”,不是领袖,而支联会过去马首是瞻的运作模式,也随着华叔在今年初因肺癌病逝而告终。
现任主席李卓人,作为职工盟工会秘书长多年,工会领袖印象让人更深刻,与华叔那种领袖旗帜不同,就算他1989年曾经被北京当局拘留,也不会是香港纪念六四的标志人物。
香港六四事件22周年纪念活动
今年参加六四事件22周年纪念活动的香港年轻人比较多
支联会进入没有 “大哥”的分水岭
失去灵魂人物,本来可以叫一个巳经有22年寿命,只有一个议题的组织走下坡。2009年以前的数年,参加六四晚会的人数大概是5万,但随后网络发达令很多在89年还没有出生的年青人在网上接触到很多关于六四的新闻和资料,由2009年开始,参与晚会人数都是15万,甚至更多。
而这15万人中,越来越多以 “自由行”身份来香港的大陆居民,他们知道那里有晚会纪念六四,他们懂得在买 “名牌包包”旁的维多利亚公园就是集会的地方, 也有不少是赴港念书的大陆学生。
而中共打压维权人士的表现,也可悲地为支联会继续注入生命力,当晚会上播出艾未未、刘晓波、谭作人、冉云飞等人的照片时,看到 “结石宝宝”赵连海连带孩子放风筝也被公安阻止,出席人士怎会不伤感?
对于港人而言,这些和他们素无谋面的人,只是作一些平常事,但却要坐牢、被软禁、被失踪,这些让人不齿的行为,令纪念六四的活动再加上另一层的意义。
越富有,叫声越悲凉
香港的六四晚会,巳经成为了让港人和在港大陆人宣泄对中国社会现存不满的平台。大叫一句 “平反六四”,背后藏着悲伤, 中国越发达,中国人越有钱,但贪污问题仍然严重,泯灭人性的问题食品仍然存在,当天安门母亲诉说着有人尝试“以钱摆平”六四事件, 这些呼叫声只会让人更觉悲凉。
很多人都仍然相信,只有六四得到平反,中国才会有民主发展。但何年何月六四才能平反,很多人心里没底,这种不确定性让人觉得更要维持晚会和不同的悼念仪式,因为老掉大牙也是一句: “香港是全中国唯一可自由表达意见之地”。
经济发展未能让人忘记
所以,当六四展览被要求申请娱乐牌照、香港警方以重案组调查作 "艾未未涂鸦”的年青人,更多人会要求香港不要变成只是一个大陆城市。
香港大学每年都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有更多的港人支持平反六四,而支联会在 “华叔”去世后的评分,更比去年上升。
虽然调查只可以反映部份民意,但经过多年,那些经济发展可以令人忘记六四事件的说法,对一直被视为政治冷感的香港人不管用, 也不适用于来港出席晚会的大陆人。
今年香港推出“国民教育”惹来争议,六四事件当然不在这份教育文件,而疑似行政长官候选人范徐丽泰更提出,香港政府要就国家安全立法,2003年7月1 日50万人上街的情景,香港人又历历在目,那出席六四晚会,算违返国家安全法么?
来源:BBC
[通吃 http://like-chilli.blogspot.com]
因为年纪和思想模式的差异,年青人以不同的方式去表达他们对六四事件的看法,如以艺术活动作表达、在闹市骑单车,让人回想起22年前的北京,一些年青人便一同在地铁看当年六四事件的报导, 这些都很有心思。
支联会更在六四前夕,首次举办 “广场的日与夜学生营”,安排了64名学生在维多利亚公园露宿,感受22年前北京学生在天安门广场的经历。
和香港社会发展一样,支联会同样进入了没有首领的年代,香港特首曾䕃权声言自己只是“打工仔”,不是领袖,而支联会过去马首是瞻的运作模式,也随着华叔在今年初因肺癌病逝而告终。
现任主席李卓人,作为职工盟工会秘书长多年,工会领袖印象让人更深刻,与华叔那种领袖旗帜不同,就算他1989年曾经被北京当局拘留,也不会是香港纪念六四的标志人物。
香港六四事件22周年纪念活动
今年参加六四事件22周年纪念活动的香港年轻人比较多
支联会进入没有 “大哥”的分水岭
失去灵魂人物,本来可以叫一个巳经有22年寿命,只有一个议题的组织走下坡。2009年以前的数年,参加六四晚会的人数大概是5万,但随后网络发达令很多在89年还没有出生的年青人在网上接触到很多关于六四的新闻和资料,由2009年开始,参与晚会人数都是15万,甚至更多。
而这15万人中,越来越多以 “自由行”身份来香港的大陆居民,他们知道那里有晚会纪念六四,他们懂得在买 “名牌包包”旁的维多利亚公园就是集会的地方, 也有不少是赴港念书的大陆学生。
而中共打压维权人士的表现,也可悲地为支联会继续注入生命力,当晚会上播出艾未未、刘晓波、谭作人、冉云飞等人的照片时,看到 “结石宝宝”赵连海连带孩子放风筝也被公安阻止,出席人士怎会不伤感?
对于港人而言,这些和他们素无谋面的人,只是作一些平常事,但却要坐牢、被软禁、被失踪,这些让人不齿的行为,令纪念六四的活动再加上另一层的意义。
越富有,叫声越悲凉
香港的六四晚会,巳经成为了让港人和在港大陆人宣泄对中国社会现存不满的平台。大叫一句 “平反六四”,背后藏着悲伤, 中国越发达,中国人越有钱,但贪污问题仍然严重,泯灭人性的问题食品仍然存在,当天安门母亲诉说着有人尝试“以钱摆平”六四事件, 这些呼叫声只会让人更觉悲凉。
很多人都仍然相信,只有六四得到平反,中国才会有民主发展。但何年何月六四才能平反,很多人心里没底,这种不确定性让人觉得更要维持晚会和不同的悼念仪式,因为老掉大牙也是一句: “香港是全中国唯一可自由表达意见之地”。
经济发展未能让人忘记
所以,当六四展览被要求申请娱乐牌照、香港警方以重案组调查作 "艾未未涂鸦”的年青人,更多人会要求香港不要变成只是一个大陆城市。
香港大学每年都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有更多的港人支持平反六四,而支联会在 “华叔”去世后的评分,更比去年上升。
虽然调查只可以反映部份民意,但经过多年,那些经济发展可以令人忘记六四事件的说法,对一直被视为政治冷感的香港人不管用, 也不适用于来港出席晚会的大陆人。
今年香港推出“国民教育”惹来争议,六四事件当然不在这份教育文件,而疑似行政长官候选人范徐丽泰更提出,香港政府要就国家安全立法,2003年7月1 日50万人上街的情景,香港人又历历在目,那出席六四晚会,算违返国家安全法么?
来源:BBC
[通吃 http://like-chilli.blogspot.c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