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6日星期六

论文猛增,质量不高,中国学术剽窃的扭曲

来源:美国之音

研究显示,中国科研论文的数量今年显著增加,但质量依旧低劣。评论认为,剽窃行为不但妨碍了学术质量的提高,也损害了中国的科研信誉,根本原因就是中国的科研体制依然是官本位,需要彻底改革。

美国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公司的统计显示,中国科研论文的数量今年可能超过任何国家,仅次于美国。到2020年,中国可能成为科研创新的超级大国。

但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NPR)3号指出,中国的大学等科研机构存在严重的剽窃行为。浙江大学英文版的科学学报日前采用CrossCheck软件发现,科研论文来稿31%存在剽窃,电脑与生命科学类论文的剽窃率几乎高达40%。

*科研信誉*

报导因此认为,剽窃行为妨碍了学术质量的提高。汤森路透也发现,尽管中国科研论文数量增加很快,但全国范围的引用率很低,国际影响力很小。

美 国观察集团(Monitor Group)中国科研观察员杰伦格(Michael Zielenziger)认为,学术剽窃如果被视为是研究的捷径,代价会相当惊人,受损的是整个国家的科研信誉。他说:“科研数据、专利和论文的数量并不 代表质量。学术剽窃损害了中国的发展形象。如果外国人发现研究是假的,或者论文是剽窃而来,中国的信誉就会受损。中国要想在学术上进步,就必须建立国际信 誉才行。”

*官本位体制*

长期观察并揭露中国学术造假现象的方舟子指出,中国官本位的科研体制是学术剽窃的源头,必须进 行改革。他说:“现在的科研体制是官本位的体制,学术权力掌握在官员手里。掌握学术权力的人,没时间看具体的论文,就采取简单的方法去数论文的数量。正是 这种只看数量不看质量的评估体系导致学术造假。”

有关专家还认为,中国尊师传统和被动的教学模式也间接助长了学术剽窃。中国科学网负责人赵燕对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说,“中国文化的弱点是妨碍创新,比如害怕批评别人,不愿展现个性或独立思考能力。这些都是建立科学文化的巨大阻力。”

曾 因系列报导中国问题而获普利策新闻奖提名的杰伦格对此表示赞同。他说,民主与活跃的科研氛围是创新的动力,这在中国还很欠缺。他说:“科研与探索需要超常 规的思维,对假设提出挑战。中国很多大学依然是儒家教学,讲师尊为圣人,学生只能毕恭毕敬。对数据和数据分析的疑问,还缺乏明确的认可。”

这种教学模式已经开始影响到年轻一代的选择。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说,北京市今年高考前4名的考生都已经选择到香港上大学,理由是香港的教学氛围比较自由。

[通吃 http://like-chilli.blogspot.c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