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7日星期日

历经400年 魅力不减 -利玛窦在中国

400多年前,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于1582年来到澳门并在那里学习中文。19年后,他带着一张自己绘制的世界地图来到北京,并成为当时学术界的一位“超级明星”。

这名党校的女大学生有着令人惊奇的喜好。刚满28岁的她留着时髦的短发,穿着休闲却又时尚,说话十分直率,兴趣非常特殊:她对利玛窦很着迷!这位女大学生解释说,因为她学的是哲学,主要是宗教哲学,还因为她男朋友是基督徒。

基督教在中国的处境并不轻松,尤其是罗马的天主教会。因此,这名女大学生讲述这些事情所在的地点就特别让人感到惊奇了:这是北京西城区市委党校里的一个公园。也正是在这里安放着"利玛窦及明清以来外国传教士墓地"--这也是该国家纪念碑的官方名称。

在这些不到三米高的白色墓碑下,安息着63位欧洲传教士。他们于16-19世纪之间来到中国,在这里从事天文学、科学和艺术方面的工作。同时他们也都属于一个今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被禁止的修会。然而他们中的一位,在他去世恰好400年后的去年,在中国经历了某种意义上的复兴。他就是作家、学者以及东西方交流的使者,中文名字叫利玛窦的Matteo Ricci。

在这些墓碑中,利玛窦的墓碑最大,这是在他去世后不久根据明朝万历皇帝(1573-1620)的诏令修建的。在1900年爆发的仇视西方列强的义和拳起义中,这块墓地遭到破坏。后来在邓小平的指示下,该墓地于1978年得以重修。邓小平想以此改善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利玛窦应该重获敬重--可为什么偏偏是他呢?

热爱中文 宣扬和平

1552年10月6日, 利玛窦出生于意大利马尔凯州的马切拉塔市。在经过几番犹豫并中断了法律学业之后,这个贵族世家出身的、聪慧过人的年轻人进入了耶稣会的罗马神学院。该学院十分国际化,利玛窦在那儿接受了哲学、天文、地理、制图以及数学方面的深造。此外,他还在这所精英大学里学到了有关制作地球仪、地图,甚至钟表的最新技术--所有这些都会对他以后在中国的生活很有帮助。

利玛窦被他所在的耶稣修会挑选出来去继续已经多次失败了的中国使命,因此他在经历了两年半的危险旅程,其中包括旅途中的休整之后,于1579年9月到达中国的前沿海岸。在印度的果阿逗留了一段时间后,他于1582年来到中国南部海岸的葡萄牙殖民地澳门,并在那儿学习汉语。

在进行了19年的准备工作后,1601年,利玛窦终于在第二次的尝试中得以进驻北京。他随身带来了一样东西:由他绘制的中国历史上第一张世界地图--中国在地图上位于地球的中心。他还用娴熟的中文撰写了一本关于友谊的书,并在书中引用了诸多西方的经典著作,以此来表达他对中文的热爱。

这本书是一个纲领,它反映出利玛窦对文化交流和自己的使命的期待:应当是一种朋友间的相互学习,和对彼此传统的尊重。因此,为了强调他的和平愿望,利玛窦首先完全没有障碍地像佛教僧人般打扮自己,后来,还穿上绫罗绸缎,以士大夫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

利玛窦参与翻译了数学家欧几里得的一本书。此外,他与当时中国的一流学者多有往来,并与他们结为朋友。除了一些科学仪器如三棱镜外,利玛窦也带来了一些乐器,并把它们作为礼物呈送给了中国皇帝。特别重要的还有一个复杂而精致的钟表,利玛窦也将它献给了皇帝,据说,利玛窦会定期进宫,亲自为钟上发条。

平等的对话

是什么使得今天的中国人对利玛窦如此着迷呢?清华大学新闻专业的女教授周乃菱(Nailene Chou Wiest)说,利玛窦从前只在知识分子中间是个"超级明星",而在2010年他的知名度扩展到更多其他的圈子。尽管早在2002年,中国就举办过一次有关利玛窦的学术会议,当时有500多名学者参加。但由于梵蒂冈和中国政府之间的争议,这次会议实际上没有得到媒体的关注,因而也没有带来多大的影响。

去年,利玛窦的生平与影响成为了《南方人物周刊》这本很受欢迎的杂志的封面文章,该杂志发行量有几十万册。根据周女士的观点,利玛窦对中国人的吸引力除了他的献身精神和坚持不懈外,主要有一点:中国在利玛窦时期是一个(成长中的)世界强国--在充满自信的伙伴之间进行着充满好奇与相互尊重的交流,这一点尤其是北京政府想从西方国家那儿所得到的:即平等的对话。

北京想要一个乖巧顺服的天主教会

持同样论点的还有耶稣会会士万德化(Artur Wardega),他是"澳门利氏学社"的所长,该学社是澳门一家探讨中西文化交流的研究所。万德化提到了一些新揭幕的利玛窦雕像,以及一个有关这位来自意大利的中西方文化使者的大型展览,该展览去年在中国四座城市展出,其中包括在北京首都博物馆和世博会期间的上海。

万德化(Artur Wardega)提示说,党领导下的"友谊"是构建"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和谐社会"的一把钥匙。此外,北京政府今天依旧想要一个适应了中国社会的天主教会--乖巧而顺服,正如利玛窦在皇帝面前那样。

利玛窦1610年早逝,享年57岁,皇帝下令赐地将其安葬,这在当时是一种莫大的荣誉,据说还鸣钟三百下。直到今天,共产党还有兴致地维护着人们对利玛窦的记忆。至少在北京这儿的党校里,即便只是为了捐款--那些来自世界各地的访客在参观了他的墓地之后,都愿意给出捐款。甚至还有过在党校附近为外国游客修建一座四星级宾馆的想法,后来这个计划还是被放弃了。

作者:PHILIPP GESSLER 译者:易木

责编:乐然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