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东北新闻网
新闻到底:《走访30家饭店 10家用“毒餐盒”》
新闻闪回:本报记者在沈阳市内进行调查,发现“毒餐盒”不但流动商贩、小型饭店在使用,甚至个别中档以上餐饮场所也仍在使用。有餐饮经营者坦言,使用“毒餐盒”就是为节约成本。
在本报连续对沈阳“毒餐盒”进行跟踪报道后,昨日有读者打电话来举报,“沈北新区有一家企业,专门生产发泡餐盒。 ”
随后,记者对该厂家进行暗访后发现,该企业生产的餐盒的原料不但有自行回收的生产废料,滑石粉,还与建筑托盘在同一厂房内生产。
质监部门现场对该企业做出整改决定,将原材料及已经生产的成品进行登记保存,并限制其继续生产。
车间弥漫刺鼻异味
沈阳市沈北新区辉山大街一家制塑公司院内的厂房门外,一人多高的白色发泡餐盒直接堆在露天场地内。旁边两个开放式无门的仓库里被白色、红色大塑料袋承装的各种发泡塑料制品堆满。
记者进入厂房内,看到的是厂房中间位置胡乱堆在一起的上百包发泡餐盒。
这些发泡餐盒同样被直接装在各色的大塑料袋里,没有进行任何塑封。工人在忙碌的生产中,大量还没有进行包装的餐盒堆在工人身边的地上,没有任何遮盖,并且车间里弥漫着刺鼻的异味。
废料回炉做出餐盒
记者发现在不同的三种包装的原材料上印着同一种原料名称:“可发性聚苯乙烯”;而旁边一个承装白色粉末的袋子看到上面的字迹为“滑石粉”。但在这种滑石粉的包装袋上,记者未找到“食用”或者“医用”字样。
在工厂内一间没有门板的小屋里,一部挂满污垢的机器正在不断运转,一头是深色黏稠状液体,另一端是深色透明条状固体。
正坐在旁边的椅子上盯着机器的男子说“这个机器是用来废料回炉的”,用绳子绑住袋口的加工原料,正是在这“变废为宝”。看机器的男子说,这些废料回炉的原料,也是用来加工发泡餐盒的。
无证生产日做2吨
在现场,记者向有关部门举报。
在沈阳市公安局沈北新区分局辉山派出所及沈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蒲河分局的执法人员赶到后,记者见到了企业的负责人谢老板。
谢老板出示了营业执照副本,同时承认,并无质监部门颁发的“生产许可证”。
他表示,这个厂房每天发泡餐盒的生产量大概在2吨左右,供应给包括沈阳市在内的东北三省多个城市,“沈阳的代理商就在南二市场附近。 ”现有生产量与销售量相平衡。
按照谢老板说,每个发泡餐盒的重量约为5克,每天2吨的生产量计算,每天大约有40万个发泡餐盒流入东北三省多个城市的餐饮场所。
当场要求企业整改
沈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蒲河分局谢守华表示,发泡餐盒是明令禁止生产使用的淘汰产品,该企业也不能提供“生产许可证”。并且根据现场情况目测感官来
说,这个生产环境也是不合格的。因此,质监部门现场对该企业做出整改决定,将原材料及已经生产的成品进行登记保存,并限制其继续生产。
谢守华说,接下来质监部门会将该企业生产的发泡餐盒取样检测,“如果构成犯罪,将移交司法机关。 ”
沈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傅永忠说,在近期,食药监部门已经对全市餐饮单位进行地毯式排查,重点排查快餐店、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等1200余家,下
达监督意见书600余份,“整治工作是长期的,下一阶段将会进行更加严厉的打击。发现问题餐盒立即责令其停止使用并销毁”。
记者 吕洋
相关新闻
啥先进技术消毒就是拿抹布一抹
包装上写着“采用先进技术高温消毒”、“卫生环保,与您相伴”,实际上就是在水槽和大缸里用抹布一擦就算消毒餐具了。
这是家无证照、无任何消毒设施的餐具消毒黑窝点,在这“消毒”的餐具送往市内五家中档饭店和一些路边小吃摊。
5月18日下午,记者随同阜新市太平区工商局查封了位于太平区水泉镇户部营子村的黑窝点。
当执法人员出现在“车间”门口时,几名女工和老板娘还在忙着“加工”。只见三间平房的屋里屋外散乱地堆放着大量刚从餐馆收回的餐具和已经“消毒”包装好的餐具。
记者在后厨“消毒”车间看到,这个消毒的餐具加工厂仅仅是4个自来水水龙头、4个水槽和一口大缸,水槽里的脏水泛着脏物,气味刺鼻,女工手里的主要工具就是抹布。几个女工,用手里的抹布就着自来水冲洗刚从餐馆收来的餐具。
沈阳市沈北新区辉山大街上一家制塑公司,利用发泡聚苯乙烯、滑石粉等原料生产一次性发泡塑料餐盒。 记者 王迪 摄
据了解,这家黑加工点每天“加工”黑餐具500套,餐具都送到该市太平区的老灶台、老厨家、鲜一楼、中朝小吃等几家中档餐馆及一些路边小吃摊。 驻阜新记者 蔡红鑫文并摄
(博讯 boxun.com)
[通吃 http://like-chilli.blogspot.c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