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日星期五

胡錦濤:這樣形容我是不公平的

2001年3月30日的英文《亞洲周刊》(Asiaweek)列出“影響中國二十一世紀”的12人,名單與名次的隨意性很強,時任中央銀行行長戴相龍和研究性問題的社會學家李銀河都列進去,胡錦濤被排在第11位。

該刊關於胡錦濤的簡介值得玩味:“江澤民的接班人。除了在電視上看到的個別片段之外,幾乎任何人都不知道胡錦濤的更多事跡。一名政治分析家說,‘他從來不說任何事情。還不到時候。如果他說得太早,他的敵人就知道如何打倒他。’但有一件事可以肯定:今後兩年,胡錦濤將從國家主席江澤民手裏接班。他的政治傾向是什麼?分析家說,‘屬於進步改革陣營。但這只是猜想。’要想證實,需要等到2002到2003年。”

“幾乎任何人都不知道胡錦濤的更多事跡”——有這種看法的人實在很多,多到胡錦濤都要親自出面來“抗議”了。2002年春季胡錦濤出訪馬來西亞、新加坡和美國,在馬來西亞參觀檳榔嶼上的孫中山舊居和蝴蝶園時,波光雲影中,胡錦濤與記者交談也就放鬆許多。當話題扯到輿論認為胡錦濤“神祕莫測”,他微笑著“抗議”:“這樣形容我是不公平的。”

“不公平”嗎?筆者從2001年7月開始,對在中國大陸和美國的各色人等進行一次小型民意調查:“胡錦濤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回答者共238人,回答無一例外:不知道。
這些人中,有中共中層和基層黨務幹部,有北京、上海和廣州高等學府的教授,有中央一級的政策研究部門的專家,還有媒體的主管。他們中,不少人見過胡錦濤,有的甚至還有過工作接觸或者有間接的人際交往,提到他時習慣性地稱之為“錦濤同志”。他們對於這樣一個簡單的問題,卻沒有一個人敢於作出一個確定的答覆。
1992 年秋天,在胡錦濤突然冒升到中共最高決策層之際,海內外的研究者緊張地翻箱倒櫃:他是什麼樣的人?有何政績,觀念如何?是哪個派系的,或者,是否豪門之後?他快速竄升的原因是什麼,為什麼會得到中共元老的青睞,億裏挑一,是因為他的幹練,還是恰恰相反,是因為他的平庸?
不論海內外的中國政治評論家和傳媒如何對準焦距,他們都很驚訝地發現:胡錦濤其人面目不清——當然,這不是指他的長相。

如果說當年胡錦濤畢竟是中南海裏的“新鮮人”,為世人了解要有一個過程;那麼他來到北京、進入政界,已經20年了;他進入中共核心決策圈,已經近10年了;他擔任國家副主席,已經四年了;他發表了許多文章,作過許多演說,接見過許多國內各界代表和海外代表團,巡視過許多企業農村,出訪過許多國家……然而,他的黨員,他的國民,海內外研究者們仍然感到:胡錦濤還是面目不清!

不能不說,這是一件非常有中國特色的事。

中共中央當然正式公佈了胡錦濤的簡歷,而且隨著他的職務不斷增多、權力不斷加重,簡歷也不斷更新,越來越長。但從越來越響亮顯赫的頭銜堆砌起來的文字中,看不到一個真實的人。胡錦濤“抗議”將之形容為“神祕莫測”是“不公平”,他實在應該抗議中共黑箱作業和他自己過於低調內斂啊。

“Who's Hu?”

2002年4月,在胡錦濤即將訪問美國前夕,美國《時代周刊》的亞洲版,將他作為封面人物,以六頁的篇幅作了詳細介紹。但是全篇充滿了這樣的句子:
“中國未來的領袖跳舞技藝絕佳,但是他有領導國家走向潛在爆炸危機未來的東西嗎?”

“胡安全地攀登上險惡的中國政治高峰,現在,主席的位子對他來說已經在望。他會展示他的真實的顏色嗎?”

“充當了十年江澤民的預備演員,胡很快就要代替他的老板,邁進全球的注目中心了。但是,在他的謎一樣的共產黨上層圈子之外,胡的個人性格和他的政治觀念都是個零。三年之前,大多數中國人還從沒有在廣播裏聽到過他的聲音,從沒有在電視上看到他的講話呢。”

“胡錦濤是一個被精心安排結果的‘墨跡測驗’——太精心了,以致你對他的未來怎麼解釋都說得通。——西密西根大學政治學家斯考特·坦納說。”

《時代周刊》亞洲版這篇題為“接替掌舵”的深度報導中,不僅這樣的疑慮溢於言表,“一張木臉”“蠟製的”之類對胡錦濤的形容也比比皆是。作者馬修·佛尼引用一位歐洲外交官對胡錦濤2001年秋天歐洲之行的回憶說:他把該說的話背得一字不差,“即使他沒有照本宣科,你也得出他是在照著念的印象”。而對於胡錦濤的美國之行,馬修更告誡說:“千萬別指望胡會做任何明確的或有個性的事情。”正如波士頓大學政治學教授約瑟夫·菲歐史密斯所說:“對訪問美國,胡所能期望的最佳值就是倖存下去。”

這篇發自北京的文章是這樣結尾的:“或遲或早,他周圍的某些人會推進過快,胡將不得不決定:是追隨他的前任去鎮壓,或是隨著政治潮流不知何往。當那個時刻到來時,世界就會最終知道誰是胡了。”

作者利用胡錦濤姓氏的諧音,來了一個文字遊戲。“Who's Who”,即西方的名人錄,“Who's Hu?”(誰是胡),發音完全一樣,更突顯了西方對胡錦濤的陌生。而這篇文章的提要,用了這樣一個句子:“《時代》深度研討胡錦濤——一個被指定為中國未來主席的神祕人物(mystery man)”。還是稱他為“神祕人物”!

《時代周刊》亞洲版這一期有個有趣的附錄,用拳擊手形象作比喻,比較了美國和亞洲六個國家的“嬰兒潮”一代的領袖的表現:

美國小布什,55歲,“擁有虎眼——或許只是德克薩斯斜眼”,弱點是“腌過的快餐和棘手的中東衝突”;目前場上比分:1比0——打垮了阿富汗;
印度尼西亞的梅加瓦蒂·蘇加諾,66歲,目前場上比分:0比0——所有的回合都取消了;

北朝鮮的金正日,60歲,“在平壤未曾被打過”,“軍火庫中包括致命的銳利的向後梳的髮型,巨人般的頭顱,化學武器”;目前場上比分:1253比0——這麼亮麗的得分,只因“所有的回合都在自己家裏”;

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60歲,目前場上比分:0比235——輸得如此之慘,是因為“減肥期間沒法贏”,“比日本經濟更虛弱”,而且“說‘再見’之前還會繼續輸下去”;

菲律賓的格露瑞雅·阿羅約,55歲,目前場上比分:1比1——“擊敗了艾斯特拉達,輸給了阿布·薩亞夫”;

而中國的胡錦濤呢:59歲,目前場上比分:0比0。“他能像天使一樣跳舞,但是他能不能控制(交鋒的)鈴聲?”

而2002年,一切終歸要揭曉:胡錦濤要走上拳擊台了。(《他領導中國:胡錦濤新傳》由明鏡出版社出版)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